刚满“周岁”的新片区又吹响冲刺的号角。8月2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有关情况。未来几年,新片区将以“五个重要”为统领,规划路线图和任务书,全力打造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发动机和新高地。
2019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对临港新片区提出了“五个重要”的重要指示要求,即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为贯彻落实“五个重要”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行动方案》,并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发布实施。《行动方案》是举全市之力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打造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发动机、新高地的重大举措,是临港新片区2020-2022年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行动方案》提出,临港新片区到2022年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形成“五个重要”基本框架,初步建立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初步体现上海“四大功能”核心承载区的综合优势,为2035年全面建成“五个重要”奠定扎实基础。
在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表示,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将落实“五个重要”战略定位和《总体方案》任务要求,成为未来蓝图与行动纲领。具体包括:
一是加快推进“十四五”前期重大课题研究。以“五个重要”为遵循,从总体思路和重大战略、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核心功能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四大板块,确定了“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课题36项,支撑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4项专项规划编制。
二是谋划好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提出“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开放创新引领产城功能跃升”的发展主线。
三是加强“十四五”规划与《行动方案》的衔接。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阶段,新片区将强化与《行动方案》内容上的衔接,充分吸纳并完善《行动方案》中明确的各项任务举措,特别是未来三年聚焦的一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和重大布局;同时,将深化与《行动方案》目标上的协同,根据《行动方案》,2022年将初步形成“五个重要”基本框架,初步建立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初步体现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核心承载区的综合优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加快完善。
朱芝松表示,到2025年,新片区将努力形成“五个重要”核心功能,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核心承载区的综合优势更加显著,新片区地区增加值在2018年基础上翻两番,在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现代化新城功能比较完善,更好地发挥上海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作用。
新片区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是四个“融合”,即:国内国际融合,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产业城市融合,提升整体发展效能;形态功能融合,以形态开发牵引功能优化;制度政策融合,培育创新发展优势。同时,“十四五”期间重点聚焦先行启动区(119.5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区(386平方公里)整体发展,谋划全域(873平方公里)联动发展,着力构建以滴水湖核心区、沿海发展带和7个特色功能区为主体的“一核一带多片区”的功能布局,有序推进新片区空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