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文字新闻
未来临港从工厂到社区都很“智慧”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浦东时报

  5G网络信号覆盖率达到99%,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不低于20万个,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率50%,社会治理智慧应用场景达到30个,“新型智慧社区”示范数达到10个……近日,新片区数字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初步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数据港,初步建成上海国际数字之都示范先行区。

  “新片区目前的基础比较薄弱,但这也恰恰提供了一个白纸上实现蓝图的空间。”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展改革处智慧城市研究员王亮说,“在国内有的地方提出的是数字化改革,就是要推倒重来,但代价也非常高,临港则不需要打破旧世界,所以规划的名字是数字化发展。”

  在临港新片区数字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分别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治理几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首先是要提升城市数字基础设施能级。新片区提出,要构建联通全球的新一代信息枢纽,包括实现临港新片区5G网络连续覆盖,建设长三角信息通道枢纽,规划新建云数据中心和离岸数据中心等。同时,还将建设全域感知的智能物联专网,打造全面赋能的数字孪生城市底座,开展数字孪生城市示范,推动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楼宇等场景创新性应用。

  新片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首要重点,是加快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数据港。围绕“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建设,新片区将推动10个标志性企业率先实现跨境数据流通试点,汇聚100家数据及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带动引领100个跨境数据交互的示范应用项目实施,数字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同时,加快数字产业有序开放,进一步放开外商投资增值电信业务领域的准入限制,试点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等业务对外资开放。为加强数据安全风险防范,也将搭建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跨境流通数据受理、流通监管和跟踪追溯。

  为保证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有序,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片区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两方面进行了探索。“制度建设方面,探索先行先试数据跨境流通制度,打造数据安全高地。”该负责人表示,在研究制定相关制度的同时,将探索数据分类管理和“一行业一清单”的正面清单模式,争取率先在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领域进行试点,并逐步探索形成N个领域的正面清单,确保数据跨境流动可管可控。

  为加快打造数字产业化发展高地,新片区将重点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汽车、金融科技等产业。同时,新片区加速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打造10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促数字化转型创新示范应用场景,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培育不少于10家具有新片区特色的标杆企业;完成100家智能工厂建设,打造1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打造不少于10家行业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建设不少于10个顶尖科学家实验室,到2025年,培育引进50家以上数字化运行的科技服务机构,支撑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在新片区,未来的生活和城市治理也将很智慧——从滴水湖地铁站出来,可以乘坐无人驾驶公交前往国际创新协同区;在园区和周边道路上,有智慧泊车系统帮你把车停好;在社区或游乐场所,老人居家看护、小孩跌倒都有智能监管设备及时发出预警……

  规划则提出构建智能网联的综合交通、智慧出行系统,推进环湖公园及市政道路“无人清扫”、无人公交运行、无人驾驶乘用车运营、东海大桥智能化集卡车等应用,推动公共道路开放测试和示范应用,并推动形成技术标准。

  新片区还将建设10个国内领先的新型“智慧社区”,同时聚焦国际协同创新区,构建数字孪生园区智能服务体系。在能源、健康、教育、生态等方面发力,提供智慧便捷的社会公共服务。

  另外,新片区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融合为牵引,以打造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重点,打造数据驱动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城市治理“新范式”,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数字化城市治理应用场景不少于30个。

上一条:成立一年,完成创新试点26项
下一条:首届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开幕 覆盖“吃住行游购娱”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