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造车进临港”——2021临港新片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产业发展研讨活动上,18个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临港新片区,总投资超过160亿元,为新片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过千亿级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天的签约项目包括上汽集团、延锋汽车、广微万象、东山精密、麦格纳、李斯特、上检中心等18家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涵盖了汽车整车、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内饰、车身、新材料、检验检测、氢燃料汽车核心零部件、精密加工等多个领域。
上汽集团当天签约的项目为智能驾驶项目,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主任郝景贤认为,临港新片区依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专项规划战略和措施,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为企业打造了完备的智能新能源的产业生态空间。“我们认为,掌握核心技术、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乃至于今后的跨界协同创新将非常重要,临港新片区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为孵化新技术、掌握核心技术以及跨界的合作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他透露,“十四五”期间,上汽集团计划将临港基地逐步打造成为制造高端新能源电动车的数字化智能标杆工厂,2022年开始将逐步投产7款新车型。同时,上汽将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的商业化,开展智能驾驶等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探索。
18家签约企业中的白特荣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加坡独资企业,主要从事一级汽车配套的一些安全件、功能件的研发制造和测试。该公司副总裁王三荣表示,签约落户临港对于公司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我们在中国第四家工厂、上海的第二家工厂,这次是我们自己自购土地自建厂房。在了解到临港是高标准高起点的自贸区新片区后,就一直想来这里投资,今天终于得偿所愿。”
据其介绍,白特荣临港项目共规划了两期,一期26亩土地,投资额2.3亿元左右,在一年半之内量产,会达到近4亿元的产值,计划在未来5年之内可以达到10亿元的产值规模。
临港汽车产业起步于2008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拥有整车产能60万辆、发动机产能57万台、相关企业80多家,产品涵盖整车、发动机、仪表盘、座椅、保险杠、安全气囊、芯片、氢燃料汽车零部件等。
引进的企业中,集聚了以特斯拉、上汽为代表的整车企业,以延锋汽车、麦格纳为代表的车身内外饰企业,以寒武纪、赛卓电子等为代表的汽车芯片企业,以均胜汽车、赛亚森为代表的汽车电子企业,以东山精密、华光汽车、昆山信杰为代表的车身加工企业,以上研智联、李斯特为代表的检验检测企业,以氢晨、治臻、唐峰为代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以融榕新材料、捷英途、德联为代表的汽车新材料企业。
其中,上汽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R标已在临港规模化下线,上汽与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上汽智己即将于年底在临港下线。
在签约仪式后的“2021临港新片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讨活动”中,特斯拉企业大学校长刘洋透露,特斯拉目前90%以上的零部件已经实现国内生产,特斯拉上海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将在今年正式启动,“将来我们会打造一款以中国设计为主的车型,实现从设计、制造到销售都在中国,也希望将这一车型销售到全世界。”
一批临港汽车企业正在走向创新最前端、国际最前沿,其中,地平线已实现国内首款车规级AI芯片前装量产,与上汽、广汽、长城等一大批企业开展订单合作;图森未来已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国内“自动驾驶第一股”;上研智联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智能网联汽车检测研究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李向聪介绍,2020年,临港新片区规上智能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产值75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41.6%,2021年将冲刺1500亿元,成为新片区首个迈过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预计到2025年,新片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迈过2000亿元,冲刺3000亿元,成为创新集聚、功能齐全、业态完备的国际化汽车城。
“可以说,临港新片区汽车产业将用未来5年时间,走完其他汽车城过去20年走完的路,支撑起新片区2035年万亿级GDP的目标蓝图。”李向聪说。
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民表示,2020年上海市完成汽车产量264.68万辆,实现产值6735亿元,规划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临港新片区已成为目前全市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成为上海汽车产业“十四五”转型发展的发动机、创新创业的集聚地、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据了解,临港新片区目前正在积极发挥特斯拉超级工厂和上汽生产基地等“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的招商引领作用,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集聚。另一方面,新片区正在积极发挥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优势,加强汽车电子尤其是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攻关和布局,力争成为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创业的集聚地。
此外,新片区正在积极超前谋划和落实“碳中和、碳达峰”要求,发挥东海大桥的重型卡车应用场景优势,计划到2025年建设8座加氢站、推广15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