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普华永道中国航空金融创新实验室在临港新片区揭牌。就在此前几天,17家驻沪外资银行刚“组团”考察过新片区,探索在新片区开展金融创新试点。本月初,上海证监局支持服务临港新片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也正式揭牌。一系列支持新片区金融创新的举措接连推出,助力临港新片区加快成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高地。
普华永道中国航空金融创新实验室选址在滴水湖金融湾。据介绍,实验室成立的目的,是进一步借助该区域的产业和投资基础,探索航空金融的创新空间,在航空产业上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的良性循环,支持临港新片区民用航空产业和国际金融产业发展。
就在普华永道中国航空金融创新实验室成立之前几天,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组织、外资银行专委会牵头17家驻沪外资银行组成的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外资银行考察团,来到临港新片区开展了一次交流调研活动。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会长徐斌说,外资银行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成员,外资银行因其国际背景在跨境业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而新片区在金融创新方面能更好地发挥出试验田的作用。考察团的成员也一致认为,新片区金融对外开放措施不断完善,为外资银行提供了更多业务机会。
近期大华银行首笔中泰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已率先在新片区落地。未来,更多外资银行将有志于聚焦新片区四大重点产业,开展创新业务试点,尤其是在供应链金融、跨境业务等方面先行先试。
而在5月7日,上海证监局支持服务临港新片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揭牌。办公室将主要围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促进临港新片区各类金融机构积聚创新发展,多措并举支持更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加强区域性风险防控,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金融机构加速集聚,金融创新渐次落地,这都使临港新片区距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高地的目标越来越近。
记者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了解到,自新片区揭牌至今年4月底,已落地各类金融机构110多家,累计注册与签约基金的总资金规模超2614亿元,其中包括汇华理财、汇丰金科、交银金科、诚通国企混改基金、招商局融资租赁等一批标志性金融项目。
与此同时,各类专业化、功能性平台纷纷入驻。包括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智能投研技术联盟等。滴水湖金融湾、中银西岛金融大厦(暂定名)等金融积聚区也在加快推进建设。为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新片区还推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保税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交易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
今年初,跨国金融集团金融科技子公司汇丰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在临港新片区正式开业。汇丰金融科技执行董事孙丹莹说,当初选择在临港落地,就是看中了它的创新与活力。
事实上,自去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金融30条”后,众多金融机构就在新片区开始了创新探索。
“作为入驻的金融机构,我们不但能够第一时间参与新片区金融创新,享受‘只在新片区内进行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而且可以根据客户服务中的实际需求,及时向监管和新片区管委会提出金融创新和优化的需求和建议。”浦发银行上海自贸新片区分行行长倪继红曾表示。
如今,滴水湖金融湾建设已经被列入2021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在集聚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还将引入金融要素市场、交易性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集聚更多金融资源和专业人才,努力将临港新片区建设成为金融对外开放高地和全球资产配置中心。
“十四五”期间,新片区还将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进一步放大金融改革综合效应、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力争到2025年把滴水湖金融湾打造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的增长极,形成与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集聚带错位互动发展的“一城一带一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