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投资新片区,启航新征程”——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周年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临港办公中心举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临港新片区创新产业体系进行了宣传推介,42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领域,以及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现代航运服务和商文体旅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涉及投资额近280亿元。
这批能级高、覆盖面广的项目,将为临港新片区发展增添新动能。揭牌两年来,新片区围绕政策制度创新、特殊功能打造、现代化新城建设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在前沿产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教卫文旅、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其中,在特殊经济功能打造上,新片区以制度性红利催生发展新动能,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展现了显示度,彰显出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
两年来,新片区完成68个产业项目土地出让,完成产业投资634亿元;2020年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性服务业营收达到2000亿元,预计2021年将突破3000亿元,并将诞生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
聚焦卡脖子关键领域,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新动能。重点建设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等特色园区,其中,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已集聚闻泰、格科、新微、中微、天岳、恒玄等100多家企业,涉及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生物医药领域已集聚君实、透景、臻格、心玮等80多家企业,涉及总投资500亿元。
聚焦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双循环中发挥开放先导功能。临港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今年预计突破60万辆,全年整车出口预计突破10万辆,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浪潮。
上个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赋予浦东新的重大任务、历史使命、战略机遇。就在上周,《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将全面落实《引领区意见》,研究推动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
根据新片区“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将在2018年基础上翻两番,年均增速达到25%左右,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上海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枢纽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