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文字新闻
艰难时刻他当起“搬运工”
发布时间:2022-06-23    来源:浦东时报

  “艰难时刻,志愿者唯有纯粹,方可致远……等到未来岁月静好时,想想自己曾经出过一点点力,内心也会平静而快乐。”

  在日前举行的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现场,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刘哲昕作为抗疫典型,分享了自己在小区封控期间做志愿者,为群众搬运“生活”守护家园的暖心故事。

  刘哲昕所在的小区有996户,2700多人。封控初期,物资十分短缺,防护只靠一件雨衣,运输只靠一辆平板车。随着封控的持续,居民生活必需品递送量不断增多,物业越发力不从心。面对骤然降临的困难,刘哲昕挺身而出,担任搬运组组长,扛起为全体居民搬运“生活”的责任。

  教授当起了“搬运工”,刘哲昕也被小区居民赞誉为 “搬运界的天花板”。

  作为搬运组组长,刘哲昕每天都要为志愿者排班。早中晚三班,一般的志愿者每两天一班,骨干分子每天一班。然而,有一个人,每天三班全勤,从早上9:00到晚上9:00,每天12小时,连续两个月,从未间断。这个人,就是刘哲昕自己。

  狭路相逢勇者胜,刘哲昕坚信,指挥员唯有身先士卒,才能赢得战士们的尊敬和追随。

  正如刘哲昕所期待的,在他坚持不懈地影响下,小区搬运志愿者团队从开始的30人发展到80余人。为了提高搬运效率,刘哲昕又对志愿者进行“改编”,建立了一支精锐的新团队,并运用网格化管理,实现高峰期每日的搬运物资量达1万件,差错率几乎为零,居民生活物资“最后一百米”的难题得到了缓解。

  随着小区抗疫进入正轨,感受到温暖和力量的小区居民也体现出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和配合,纷纷向志愿者捐赠各种物资——防护服1000套不够,那就2000套,3000套;电动三轮车1辆不够,那就2辆,3辆……只做事,不争论,这是刘哲昕对志愿者们的要求,事实也证明,埋头奉献,终会赢得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抗疫最难的时候,是曾经的志愿经历帮到了我。”刘哲昕分享,十年前,他曾孤身走进芦山地震与汶川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灾区,与受灾群众生死相依,抗击灾难;十多年来,他还带领爱心团队在新疆开办夜校,帮助当地孩子。如果说,汶川和新疆是刘哲昕人生的战场,那上海就是他出发去远方征战的港湾。刘哲昕从来没有想到过,有天“战火”会延烧到家门口。既然“战火”降临,自己必须挺身而出,捍卫家园。

  在刘哲昕的眼中,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她的法治、契约、科学满足了自己对理性的需求。“在这次大上海保卫战中,志愿者的素质更是体现出我们这座城市的品格。”刘哲昕感慨道:“上海始终是我们寄托情感的皈依。这样的上海,这样的浦东,这样的家园,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守护,去捍卫,去爱。”

上一条:出实招稳经济!看看浦东这几个镇怎么做
下一条:银行网点和服务窗口“应开尽开”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