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临港新片区数据流通科技创新系列成果发布会在临港创晶科技中心召开。发布会集中展示了数据流通科创平台建成以来在产学研合作、标准化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阶段性成果,集中与亨通集团、绿色技术银行、翼方健数、亚信科技和优刻得等公开签署了26项重大战略合作。同时,汇报了跨境数科公司支持配合本市政府在拓展数字贸易等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在致辞中指出,数字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的必然产物,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强劲驱动力。近年来,临港新片区主动对接高水平经贸规则,多项国际数据港改革举措的成效逐步显现。未来,市商务委将全力支持相关各项工作,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指引数字贸易的创新实践不断向纵深推进,推动临港新片区乃至上海在全球数字贸易合作和竞争中抢占先机。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孙筱和在致辞中表示,临港新片区以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已经初步搭建起了“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框架。作为承担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临港新片区依托“国际数据港”的先试先行,实现首家企业通过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试点,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推动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投入试点运营。
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孙筱和共同为跨境数字信任、数据流通安全合规治理、国际数据与算力服务、国际金融数据服务和国际数字贸易服务等十大联合实验室揭牌。未来这些联合实验室将在跨境数据流通创新试点、国际数据服务、数字贸易、数据治理、数据安全评估以及国际数字信任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务等创新研发,并进一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引育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
上海国际数据港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和上海国际数据港汽车数据联合研究中心也于今天成立,研究中心将围绕数据领域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推动产业合作发展,促进多方贯通融合,针对数据产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前瞻性、关键性科学问题与核心技术进行探索,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平台。同时,在市经信委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指导下,上海国际数据港发展联合研究中心重磅发布了“国际数据港指标体系”,为更准确掌握国际数据港的建设进展提供量化分析支撑。
发布会上,中机研标准研究院公司党委书记邱城和上海信投公司副总裁沈波共同启动上海市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跨境数据流通)。该创新基地重点围绕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以场景为导向,组织开展相关标准的研究、拟订、试点示范、应用推广及合作交流等工作,致力于成为促进跨境数据流通标准化建设的新型智库与支撑平台。
跨境数科临港科创平台为平台专家发了聘书,并与中机研标准研究院公司、上海质科院签署标准基地合作协议,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签署高校合作协议,与亨通集团和绿色技术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与浦发银行、亨通问天量子、优刻得、翼方健数等企业签署了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与PingPong、Project44、信管网科、上海智慧城市研究院等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平台与各方的合作将凝聚众多力量,携手支持国际数据港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增强能力、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