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4点,从机场开来的大巴车缓缓驶入上海市委党校,浦东第十批11名援滇干部在圆满完成为期3年的对口帮扶任务返回上海。
据介绍,早期浦东与文山州的文山市广南县结对帮扶。2017年1月,随着上海对口帮扶云南关系的调整,浦东转为帮扶大理州洱源、剑川、鹤庆、云龙、弥渡5县。2018年1月,根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新情况和新要求,浦东的帮扶范围又增加了大理州的祥云、宾川、巍山、南涧、漾濞、永平6县。至此,浦东实现对大理州11个贫困县的扶贫协作全覆盖。
与之相应的是,浦东新区第十批援滇干部由2016年6月的1名,经过后期增派共17名援滇干部尽锐出战,分别在大理州的11个贫困县挂职。上海援滇干部大理联络小组也成为上海援滇小组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任务最重的小组。
此次共有11名干部援派期满返回上海(6名干部还将在当地继续工作),全部为1970年以后出生的业务骨干,包括“80后”干部1名。
“全力参与大理脱贫,尽锐出战敢打必胜”,3年以来,浦东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73246.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70个,使21.51万人口受益,帮助14739人实现了脱贫。11名援滇干部则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为深化两地交流合作、促进大理州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全州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另悉,昨晚,浦东新区第八批援藏干部回沪。浦东第八批援藏干部于2016年6月进藏,共6名干部共同组成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江孜联络小组,6人全部为1970年以后出生,其中“80后”干部2名。
2016年6月以来,第八批援藏干部江孜联络小组始终牢记“传承援建江孜接力棒,做江孜人创江孜业谋江孜福”的初心,按照“1+2+2”的援建思路,以创新思路提升理念为引领,以援建项目推进为抓手,全力推进援藏扶贫工作,盯住精准扶贫的核心任务,直接用于精准扶贫的资金7563万元。确定2017年、2018年援建项目共31个,援建项目惠及980人。建设红河谷现代农业园区二期,安排1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稳定就业,13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灵活就业,并辐射13个乡镇164座温室的蔬菜、食用菌和藏红花生产,带动22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年人均增收1500多元。整合扶持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27个,带动21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