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26日从浦东金融局获悉,一年多来,已有20余个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落地浦东,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要素市场,已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承载地。
在我国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开放背景下,去年6月21日,上海自贸区正式发布《关于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 进一步形成开发开放新优势的意见》(简称《意见》),率先推动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重要举措落地,主动承接外资金融机构落户和业务创新试点。
《意见》出台后,浦东金融局成立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服务团队,对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提供全程服务支持,提供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绿色通道、政策咨询与协调等服务。
一年多来,已有20余个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落地浦东。其中,银行方面,泰国汇商银行上海分行、摩洛哥外贸银行上海分行和约旦阿拉伯银行上海分行在浦东成立。已落户浦东多年的外资行业务范围也在扩大,渣打银行成为首家获得证监会授予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外资行;汇丰中国成为首家办理个人跨境人民币汇入业务的外资行;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成为首批获得A类主承销牌照的外资行。
浦东的5家外资资管机构——路博迈、富敦、贝莱德、安本标准、元胜投资获得在中国内地开展投资建议服务资格,目前,全球已有58家知名资管机构在浦东设立了80家外商资管机构,其中,全球排名前10的资管机构已有9家落户浦东。
金融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方面,6月17日,沪伦通正式启动,华泰证券成为沪伦通首单;8月12日,20号胶期货在浦东挂牌上市,作为继原油、铁矿石、PTA期货之后的第四个对外开放期货品种;9月9日,中央结算公司与欧清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作为金融基础设施跨境互联互通的标志性事件,将扩大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境外投资者规模。
在对外开放项目陆续落地同时,一系列金融业改革创新举措同样落地浦东。7月22日,科创板在浦东正式开市,目前已有5家浦东企业上市;9月10日,全国集中管理的信托受益权账户系统在中国信登上线并对外提供账户业务办理服务,标志着信托业受益权账户体系建设零的突破;9月25日,全球首个不锈钢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这是上期所助力构建钢材期货全品种链、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机构落户方面,今年以来,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财务公司、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养老金中心、宁波银行资金中心和中债数字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等重要金融机构陆续落户浦东。
来自浦东金融局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末,浦东已拥有银、证、保监管类金融机构1065家(银行类280家,证券类487家,保险类298家),较年初增加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