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于近日正式出炉,67个金融创新项目榜上有名,“中国原油期货上市”等58个项目获得2018年度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其中,“中国原油期货上市”获得特等奖。另有“贸易投资汇兑顺畅和跨国公司汇兑便利化改革试点”等9个项目获得2018年度上海金融创新推进奖。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金融创新成果特等奖并非每年颁发,而是不定期授予有杰出贡献的金融创新成果。记者从上海金融创新奖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召开媒体通气会上获悉,2018年上海金融创新奖共评选出金融创新成果奖58个,其中特等奖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20个,提名奖20个;金融创新推进奖9个。
“这些项目不仅类型丰富、覆盖面广,而且特色鲜明,示范性强,充分展示了上海金融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特点,展示了上海金融业在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解冬表示。
据介绍,2018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获奖项目具有以下特点: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助力上海冲刺2020年金融中心。金融创新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债指数系列产品创新与突破”项目,建立了指标丰富、覆盖面大、使用广泛的指数体系,多角度反映了人民币债券市场走势情况,对于提升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价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服务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综合金融方案”项目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保险服务贸易”项目,通过发挥金融机构专业服务优势,全方位深度参与,为首届进博会的成功召开做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金融科技应用,赋能金融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动化做市和风险管理系统”项目通过策略研发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报价效率,降低操作风险。
优化金融产品供给,促进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和社会民生。其中,在服务民营企业方面,“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发行创设与清算”项目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市场提供了集中、统一的发行创设、清算结算服务,拓宽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金融创新领域的省部级政府奖项,上海金融创新奖已连续完成9届评选,一批创新性强、示范性好的优秀金融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反映了上海金融机构锐意进取、坚持不懈的创新风貌,许多金融创新成果已在全国复制推广,引领了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和发展转型。
与往年类似,2018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中的过半项目在浦东落地,其中包括特等奖获得者——中国原油期货上市。
在浦东落地的中国原油期货,建立了原油期货国际交易平台,使用人民币计价,是我国期货市场第一个对外开放品种,也是我国建立多层次对外开放资本市场体系的重大实践。
截至今年9月底,原油期货累计开户数超过8.7万个,按单边计算,全市场日均成交量超过15万手,日均交易金额超过700亿元,按规模计算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其中,境外客户交易量占比超过25%,持仓占比超过35%。
“境外投资者对国内期货市场的接受程度远超预期,国际机构对上海原油期货的评价是,上海价格不仅对参与交易的买卖双方是合理的,对全球原油的生产商和中间商也具有同样的重大意义。”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陆丰说。
此外,获奖项目中的中债指数系列产品创新与突破、上海保交所国际再保险平台和2年期国债期货等近40个项目也均落地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