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文字新闻
A股首家“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诞生
发布时间:2020-01-21    来源:浦东时报

  设立在浦东的科创板,又创下一项历史。1月20日,随着“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登陆科创板,A股首家“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正式诞生,此举在填补我国资本市场空白同时,也体现了科创板制度的包容性。

  以往,A股不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包括阿里巴巴等在内的不少优质科创企业,只能赴境外上市。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为这类设置了特殊表决权的科创企业打开了A股的大门。

  去年4月提交招股书申报稿,到去年12月24日注册申请获通过,到今年1月8日发行,再到昨日正式上市,8个月的时间,优刻得走通了科创板这条A股上市之路。

  对硬科技企业而言,“同股不同权”为何重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多轮股权融资,每一轮股权融资都会稀释创始团队的股权,常规的“同股同权”不仅让创始团队对企业的掌控度越来越低,还可能让企业陷入被恶意收购的境地。而设置了“同股不同权”,创始团队可以在稀释股份的同时,仍然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

  以优刻得为例,2012年成立起至IPO前,该公司已累计进行了10轮融资,三名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比例发行前已被稀释为26.83%,但由于他们持有的A类股份表决权数量被设置为B类股份的5倍,三名实际控制人还是拥有了60%的表决权。

  “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这是科创板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利好所有的科创企业。”优刻得总裁季昕华预计,春节后,科创板或将掀起一波“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潮,一批市场认可的、采取了“同股不同权”模式的企业将更愿意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兴业银行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此前表示,“科创板‘同股不同权”制度的推出,可将一些优质的中国科创企业留在A股,不仅使A股投资者能够分享这些企业成长的红利,也为科创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有助于树立我国资本市场在本土企业的融资、定价和风险分散等领域的主导地位。

  科创板的包容性不仅仅体现在“同股不同权”企业上。A股首家未盈利企业——泽璟制药已于1月14日进行了新股发行,即将登陆科创板,这也是首家以第五套标准过会的企业。据悉,第五套标准没有设置净利润或营收等盈利指标,仅有市值要求,此外,对于医药企业有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的要求,因此这被认为是给未盈利生物医药类企业量身定制的标准,此前该类企业同样只能选择境外上市。

  “同股不同权”企业、未盈利企业,一批原来与国内资本市场无缘的科创企业,通过科创板,成功进入A股资本市场的轨道,这正是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试验田的意义所在。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此前表示,设立科创板主要目的是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务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口碑的企业,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支持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

  何为“同股不同权”?

  “同股不同权”又称“特别表决权”,是相对于常规的“同股同权”而言的。“同股同权”是一股一票,谁的股份多,谁在决策投票中就占优势。而“同股不同权”则将股票分成不同的种类,比如A类股份和B类股份,A类股份代表的表决权可以被设置成B类股份的几倍,也就是说B类股份还是一股一票,但A类股份则是一股多票。借鉴美国经验,我国许多科创企业设置了“特别表决权”,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百度和小米等。以优刻得为例,该公司A股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5票, B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

上一条:张江企业天境生物在纳斯达克上市
下一条:临港新片区再迎交通利好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