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共一大纪念馆传来消息,将收藏一位浦东书法家用端庄小楷手书的《共产党宣言》100.71米长卷!
这幅作品的作者、68岁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理事潘金林激动地说:“书写《共产党宣言》,也是我重新学习《共产党宣言》、坚定初心使命的过程,让我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
今年68岁的潘金林,是一位成名已久的书法家。早在1997年,他创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硬笔手抄,即被时任驻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收藏。到了今年年初,作为一名拥有34年党龄的党员,潘金林心中迸发出一种使命感。
在浦东宣传系统工作的朋友顾永明的建议下,潘金林决定书写一部《共产党宣言》的100.71米小楷长卷,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建党百年华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潘金林需要找一部合适的《共产党宣言》文本。为此,女儿为他找到了1920年出版的陈望道翻译版,它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因此被誉为“红色中华第一书”。而在潘金林得到的这个重印版中,还附有简体横排、繁体竖排相互对照,很适合书法创作之用。随后,他又买了一卷边缘烫金的百米长卷。
有了趁手的工具,潘金林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反复练习。“在长卷上写错一个字,就等于前功尽弃。我必须有充足把握,才敢正式下笔。”从今年3月起,潘金林为避免打扰,买了面包、方便面,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饿了就在书房用餐,倦了就在书房睡觉。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感觉精力充沛,他就熟悉文本,加紧练字。
将《共产党宣言》从头到尾练习写过几遍后,潘金林得出了结论:每列的字数应在10至12个字,每个字见方应在1.5公分左右。最终,他一口气花了25天时间,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创作。这时,百米长卷上还留下了大约13米的空余。为此,潘金林还书写了支持他的创作团队成员——胡国良写的《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以及他代表团队所写的《<共产党宣言>百米长卷书写感言》。
6月1日,潘金林写下这幅百米长卷的最后一个字。此后,原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小晴为长卷题跋。潘金林还从浙江东阳定做了一个用料考究的老樟木箱,箱上刻了刘小晴书写的《共产党宣言》题头。浦东新区文保所副所长张宏则为长卷捐赠事宜,联系到了中共一大纪念馆。
此时此刻,潘金林这才放松下长期紧绷的神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接着,就是身体上的各种不适感:疲倦、牙疼、血压升高,体重比创作前足足掉了12斤!然而,潘金林心中却充盈着无比的幸福感:“《共产党宣言》楷书百米长卷,是我与我们这个团体铭记党恩、庆祝党的百岁生日的一份心意。就此次艺术创作而言,这是我们追求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我们展示文化自觉的实践,更是我们红心向党的情怀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