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受到新冠病毒的不利影响,但浦东的5G芯片领域仍不乏好消息传出。随着头部企业——紫光展锐等发力,及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上的深耕,位于浦东的“中国芯”正强势崛起。
继去年发布了首款5G基带芯片春藤V510之后,今年紫光展锐再次不负期待,在近日推出首款 5G SoC——虎贲T7520。据悉,该款芯片是全球首款采用台积电先进 6nmEUV制程工艺的5G芯片,预计将于今年年内量产。
疫情之下,紫光展锐转战在线模式,近日举行了以“5G所向 价值所往”为主题的2020春季发布会。会上,紫光展锐重磅发布了新一代5GSoC(系统级芯片)移动平台——虎贲T7520。
紫光展锐首席执行官楚庆表示,紫光展锐5G芯片已经达到旗舰性能。新发布的虎贲T7520采用了台积电6nm先进工艺。芯片领域,在10纳米以内节点,每提升一个工艺档次,就会带来三项优势:成本几乎下降一半,速度约提升一倍,功耗降低将近一半。以虎贲T7520采用的台积电6nmEUV工艺为例,相较7nm工艺晶体管密度提升18%,功耗下降8%。
去年,华为发布了世界首颗5G芯片——麒麟990,这颗芯片让“中国芯”耀眼全球,今年,紫光展锐再次发布的这颗5G芯片,让市场再次看到了“中国芯”的实力。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射频前端的产品复杂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而刚刚获得融资的芯朴科技就代表了浦东的新“芯”力量。
3月6日,“芯朴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该公司总部就设在张江,创始人顾建忠表示,公司专注于开发高性能、高品质和高可靠性的的5G智能终端射频前端模组,且芯片性能完全可以做到国产替代。
“中国芯”研发实力的增强,也带动了国产配套产业链提速布局,位于浦东的生产领军企业,也纷纷升级产线,用核“芯”技术占据市场。
正值5G、人工智能等在汽车电子化大潮涌动之时,长期持续动态追踪市场变化的华虹宏力也敏锐地洞察到业界动向并及时布局。据悉,基于8英寸线的底蕴,华虹宏力在12英寸线上将以“高筑墙扩宽护城河,将8英寸特色工艺优势逐步延伸到12英寸线上,先进技术节点进一步推进到90nm以下。
疫情下,中芯国际方面表示,一直也没有停产,生产研发100%满载运行,也包括了在中芯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南方厂)内的国内首条14nm生产线。据悉,目前中芯国际的12nm技术已开始客户导入阶段,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也稳步开展。新生产线将助力未来5G、物联网、车用电子等新兴应用的发展。
就在上月底,又一批张江科学城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启动,其中就包括致力于低功耗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设计、总投资2.4亿元的泰凌微电子芯片研发项目以及总投资20亿元构建数字应用技术服务平台的联通5G+AI实验室项目。